浙江安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17年前,安吉县余村放弃“靠山吃山”的思想,相继关停矿山和水泥厂,走出一条“养山用山”的绿色发展之路。如今,这一理念逐渐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就是中国三峡集团和安吉当地政府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又一项积极实践,电站建成不仅对长三角地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着积极意义,也深刻影响着当地百姓生活,我们跟着一位当地村民一起去感受家乡的新变化。
早上七点二十,安吉县天荒坪镇银坑村村民高成贤准时出门上班,2017年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刚开工,他就在这个家门口的工程项目上成为一名驾驶员。
高成贤20多岁的时候就在当地水泥厂开始上班,他说那是最脏最累的活。
“年轻的时候自己造房子,自己娶老婆欠了一点账,他就在水泥厂干苦力活,想还账还快一点。后来他自己买了小货车跑起来运输,慢慢的孩子长大了独立了压力小了,现在在家门口的电站上班,这份工作相对轻松些,自己十分满意。”向记者说起自己的奋斗过程,高成贤十分自豪。
由于驾驶经验丰富和对当地情况较为熟悉,高成贤每天绝大部分工作是负责把工程管理人员送到海拔接近1000米的电站上水库施工现场。
上下水库连接公路长约16公里,为了减少对山体破坏,其中9公里多采用隧道设计,我们跟着高成贤穿过14个隧道通行30分钟来到了电站上水库。
到了上水库,高成贤给我们详细介绍起了长龙山电站的各个部位。与工程人员一起工作多年,他熟悉电站每条道路、每个隧洞和各个施工部位、和情况。
工作间隙,他习惯登到高处用手机记录身边点点滴滴变化,从2017年至今他的手机里记录了几百张照片。从开挖筑坝,到蓄水,再到发电,高成贤用手机记录下了整个过程。在上水库的一处平台,高成贤一边拍照,一边向记者感叹这几十年生活的变化之大。
一个村庄的变化反映着中国的变化,一个村民的身上反映着时代的变迁。从开山取石,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再到如今生态工业绿色能源项目建设,高成贤的身份从水泥厂工人、运毛竹的货车司机变为电站项目驾驶员。
如当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伴随着绿水青山越来越美,金山银山越做越大,当地正在积极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画卷也正在徐徐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