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质量协会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举办的“中国质量工匠”评选中,三峡发展公司成都党支部书记、机电事务部副主任翦健从全国上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中国质量工匠”称号,成为全国十名获奖人员之一。
人物链接:
翦健同志长期从事水电站机电设备监造质量控制工作,是机电设备监造战线上的一名老兵,1999年初开始从事三峡左岸电站水轮机埋件监造工作。2004年至2007年,他常驻国内某制造厂家,负责三峡右岸电站4台水轮发电机组驻厂监造工作,成为国内首批承担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监造任务的监造工程师之一。从此,他先后参与了三峡地下电站以及溪洛渡、向家坝等多座巨型电站机电设备监造工作,带领团队完成了40余台单机70万千瓦以上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监造任务,所监造产品均顺利安装和投产发电,为国内大型水电站建设,为我国大型水电机组装备制造业技术快速提升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勤奋钻研,把住质量控制“制高点”
巨型水电机组设计制造难度极大,动辄几十吨、上百吨大型铸锻件和200毫米以上厚度钢板的生产,60公斤级和80公斤级高强钢板焊接,10米以上直径超大尺寸部件的加工,是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极大挑战。大量非标准件的加工和制造,大量的焊接和热处理工序,大量的无损检测工作,使得产品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翦健参与三峡右岸电站机组监造任务时,中国国内企业没有监造70万千瓦以上机组的监造经历,只有国外监造机构在三峡左岸电站中创下同类业绩。为此,他不断熟悉设备图纸、设计文件、合同和相关标准,广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做到对机组各部件原理、详细结构、关键材料、主要工艺流程和关键工艺控制要点、相关检验与试验技术要点都了然于心,为开展监造工作提供了强大技术储备。
同时,他认真研究国内外厂家和监造单位有关水电机组监造的方式和方法,研究其在质量计划编制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他勤于实践,通过亲身现场检查、见证来加深体会。水轮发电机组几十个主要部件近300项监造见证项目,他都亲自参与;原材料理化性能报告审查、焊接过程检查、无损检测、尺寸检查、机械和电气试验,他都积极参与见证。通过分析研究以及多年经验的积累,他掌握了大型机组监造工作要点和方法,总结出了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监造质量控制重点环节。他把三峡集团“精品机组”理念消化吸收到制造阶段,依据相关质量控制标准,编制严密的监造质量计划,将监造工作融入制造厂家的质量控制体系。
追求精细,用心练就“火眼金睛”
翦健在监造工作中善于从细节入手,隐蔽和细小的质量缺陷很难逃过他的眼睛。一次巡视过程中,他仔细观察,发现原材料堆放场的一批水轮机座环固定导叶铸件表面隐约有补焊的痕迹,立即警觉起来并密切跟踪。果然,该批铸件其中一件在加工中发现了裂纹。经查,该批铸件存在较严重的质量隐患,最后被报废处理。
某电站一台发电机轴加工期间,厂家工人不慎将一个联轴法兰孔位置钻错,厂家采用了镶套的方法进行处理。他在现场发现这一情况时,大轴法兰孔中的堵块已经焊上,准备进行后序加工,外观上根本看不出任何问题。他认真查看加工图纸和尺寸测量记录,怀疑镶套部位应力满足不了合同设计要求。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厂家经过计算,果然如此,随即更换材料重新生产。
大型机组制造过程中焊接工作量巨大,很多部位焊接要求非常严格,焊接过程控制成为监造人员日常重要工作之一。一次,某电站水轮机座环焊缝返修工作安排在晚上进行,而该焊缝属于重要受力部位,返修过程中还要求锤击消除应力。于是,他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连夜在现场巡视,核实工艺执行情况,直到凌晨才与工人一起下班。焊接过程巡视中稍不注意,眼睛就会被电弧弧光所伤。有一次,由于白天检查焊接工作时不小心视线过多接触到了弧光,他晚上感觉眼睛不适,用毛巾冷敷缓解后,第二天继续上班。靠着这股韧劲,他多次在现场制止了焊接预热温度不够、焊接电流过大、焊接摆宽超宽、焊接材料用错、焊缝中夹塞钢条等违规行为。
严格把关,筑起产品质量“防火墙”
原材料是机组制造质量的第一关。大型机组制造所用大型铸锻件、厚钢板,不仅本身制造工艺难度大,而且往往使用在机组关键的受力部位。翦健和团队成员一起,认真审查进场原材料材质报告,对重要原材料探伤复检进行见证,禁止厂家对铸钢件缺陷私自返修,杜绝理化性能不达标和质量不稳定产品进入制造流程,将几千吨因理化性能不合格或存在超标缺陷的原材料堵在了生产工序之外,从而形成倒逼机制,推动国内大型水电机组原材料供应商进行技术改进和提升质量。
对于设备制造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他在处理过程中非常严格。某电站水轮机座环在退火后探伤过程中发现过渡段部位有大量缺陷需要返修,厂家考虑采取其它方式消除焊缝应力。他和监造技术专家分析认为该焊缝属于高应力的关键部位,建议厂家重新进行了退火处理。某厂家在水轮机座环制造过程中,对低碳调质钢大量进行火焰矫形处理,他分析认为该处理方式对材质有一定影响,说服厂家对矫形处理过的钢板进行了更换。
在近几年所承监的水电站机电设备监造过程中,翦健团队发现并反映了大小质量问题几百项,涉及产品设计、工艺、原材料等方面以及制造、装配、检验、试验等过程。对这些问题和厂家提出的处理方案,他组织研究合同、图纸及相关标准,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及时报告,确保不留下任何质量隐患。
开拓创新,传承“工匠精神”
随着白鹤滩水电站单机100万千瓦机组制造揭开序幕,中国水电机组设计制造进入世界“无人区”,抽水蓄能机组也向更高水头、更高转速方向发展,国产大型水电机组关键部件铸锻件、厚钢板、高品质硅钢等重要材料供应商逐渐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大型水电站建设管理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翦健和团队一起,积极更新知识,研究新机组设计制造,研究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条件下产品质量稳定性措施,积极参与三峡集团信息化建设和精品机组创建活动。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他在监造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内部管控方面也采取了新措施。他组织将质量管控工作向机组主要原材料厂家延伸,并按业主方要求对水轮发电机组主要原材料开展平行检验;同时,向主要分包、外协厂家延伸,灵活采取有效方式进行质量控制。他组织编制了《监造见证点执行情况跟踪表》,将见证计划进行分解,检查落实情况。
为了做好监造工作经验总结,他组织编写了《大型水电站永久机电与金结设备监造资料汇编》,被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登记。他还在《人民长江》、《建设监理》、《设备监理》等行业杂志上发表多篇有关机电设备制造质量控制方面的论文。他参与了三峡集团《设备监造技术导则》编制,将监造工作经验转化为企业标准。
为加快青年骨干培养,身为党支部书记的他,注重青年思想教育引领的同时,也与班子成员一道给青年员工压担子,通过开展无损检测培训取证、导师带徒、岗位能力达标、设备制造质量检验劳动竞赛、轮岗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助力青年业务能力提升,部分青年员工已承担起了监造站点负责人的重担。
正是由于翦健同志的扎实工作,多年来受到来自各方的高度评价,也为他获得了诸多荣誉。先后获得三峡总公司“十佳青年”、先进工作者,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先进个人”,中国设备监理协会“优秀设备监理工程师”等,并多次被评为杰出员工、优秀员工、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翦健同志树立了监造行业标杆,是新时期新“三峡梦”的践行者。他所在的国内巨型机组监造团队分布在国内十几个省市的制造厂家,他们传承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和优良作风,始终站在机电设备质量管控的“前沿阵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大国重器的守护者,为全球水电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