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非充满信心
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副主任、三峡坝区管理部主任潘大中告诉记者,对于“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三峡建设者和全国人民一样,有信心战胜它。他说,三峡坝区已经成立了“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受中国三峡总公司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和宜昌市“非典”防治指挥部的双重领导。坝区“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事组和防治组两个办事机构,贯彻落实中国三峡总公司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和宜昌市“非典”防治指挥部的各项决定和措施,组织整个坝区防治工作的事务性工作,对各单位的防治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并负责坝区防治方案的制定和落实,以及预防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疫情报告网络,每个单位都明确了负责人和联络员。潘大中表示,全体三峡建设者充分认识到“非典”防治的艰巨性,要尽最大的努力,防止“非典”侵袭三峡坝区,妨碍三峡工程实现今年三大目标。
三峡坝区“抗非”工作采取以防为主的方针。具体工作安排是:建立疫情监测网;对流动人员严密监管;对环境卫生彻底整顿;对可能传播“非典”渠道采取封闭管理,公共场所、生活办公区大面积消毒;配备大量的药品,三峡总公司已发放了30000多副防“非典”中草药;对外国专家一方面宣传防“非典”常识,一方面对其采取保护措施,每天对其住所消毒;在高家溪和夜明珠设检查站,对必须进入三峡坝区的外来人员进行体检;加强对民工居住地环境卫生的整治;经过三峡坝区的客车不准在坝区停留,不准在坝区下客。
目前,三峡坝区人员思想稳定,没有恐慌情绪,人们的生产、生活秩序稳定,人口流动控制较好,没有新的人员进入和离开。
长江委总工助理王小毛告诉记者,自从三峡总公司开展防范“非典”工作以来,三峡设代局对办公和生活场所的公共卫生进行了严格检查,每四天消毒一次,并采取通风措施。坚持对出入现场的人员做好登记,对外来人员也严格登记管理,同时,要求职工尽量不与外来人员接触。坚持每天疫情报告制度,还给职工配发药品和口罩进行预防。目前,长江委三峡设计代表局职工情绪十分稳定,没有任何紧张和恐惧心理,工作秩序正常。
长江委三峡监理中心张小厅总监介绍说,目前,监理队伍的工作和生活秩序正常,职工思想稳定。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长江委监理部对办公场所每周消毒两次,生活小区由物业公司专门定期消毒,对本单位人员外出和外单位来三峡办事的人员,建立流动人员登记制度。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人员流动,防止“非典”传染,长江委三峡监理 部还规定,五一节假日期间,不派人出差,家在附近的职工派专车接送,家在外地的职工不准休假,也不鼓励家属来三峡工地探亲。张小厅说,在科学防范“非典”的同时,长江委三峡监理部职工心态都非常正常,对“非典”防范都有正确的认识,不会影响工作。
中南院三峡监理中心总监李振明、华东院三峡监理中心总监叶锦峰介绍说,自从出现“非典”疫情以来,他们加强了对“非典”防治动态和预防知识的宣传,及时张贴三峡总公司和省市出台的文件规定,并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在预防措施上,他们每两天对办公场所进行一次消毒,职工公寓每周进行一次消毒。对刚出差归来,尤其是坐火车回来的职工,都对他们及时测量体温进行观察。要求职工尽量不经过重点疫区。对外来人员进行专门登记。李振明说,要正视“非典”的出现,这是一次灾难,相信中华儿女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战胜。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不要被灾难吓倒,在采取科学措施进行预防的同时,正常工作还要开展。
三峡坝区工委办公室主任杨宣英介绍说,自“非典”疫情发生后,三峡工委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层层安排部署,统一思想认识,一致认为,做好三峡坝区“非典”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关系到三峡建设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关系到三峡坝区的社会稳定和生产、生活秩序。坝区公安部门制定了处理疫情的紧急预案,一旦发现“非典”及疑似病人及时果断处置;三峡坝区急救中心设立了“发热专门门诊”,成立了防治“非典”诊断专家组,制定了诊治程序和方案,并紧急购置有关设备;坝区交警大队加强对过往车辆的检查,禁止翻坝运输车辆及过境车辆滞留三峡坝区;坝区工商部门发出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娱乐场所停止营业,加强对市场的检查,打击借防治“非典”为名从事违法经营药品及有关器材活动;坝区运管部门组成专班,督促进入坝区所有人员进行登记和体检,对公交车辆实行“每运输一次旅客消毒一次”。
发布日期:2003年05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