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国家级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
本网讯(刘鑫 报道)5月23日至28日,长江上游国家级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项目管理办公室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为做好向家坝和溪洛渡水电站蓄水前环境保护验收工作,本次检查活动依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批复文件,以及2012年工作目标与要求,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科研和监测项目进展等方面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农业部水生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办公室副主任肖放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或主持了相关检查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勇传、国务院三建办水库管理司研究员黄真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博士王晓梅等专家应邀参加了检查。中国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樊启祥出席了向家坝工程、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和四川省宜宾市相关项目的检查活动。
自5月23日开始,检查组一行先后在向家坝水电站建设工地、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云南省水富县、四川省宜宾市、贵州省赤水市、重庆市永川区等保护区范围内对生态补偿项目建设、保护区管理情况进行了考察和调研,听取了三峡集团公司,四川、云南、贵州、重庆三省一市和相关市县保护区管理及建设情况汇报。
樊启祥在汇报会上指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对向家坝工程建设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国家能源局、两省政府、三峡集团公司共同组成的金沙江下游协调领导小组,加强各方的协调和沟通,以确保向家坝工程顺利建设并按期实现蓄水发电目标。当前,向家坝水电站枢纽工程处于极其关键的建设阶段,按计划将于2012年开始下闸蓄水。云南、四川两省多次研究强调坚定向家坝水电站按期蓄水发电目标。通过采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加快了移民专项工程和农村移民搬迁工程建设进度。三峡集团公司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抓好枢纽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等各项工作。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进展情况进行了长期跟踪,并开展了多次阶段性检查。
樊启祥说,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农业部,尤其是自然保护区项目管理办公室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及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推进了各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此次自然保护区的现场检查,系统调研了保护区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理清了急待解决的问题,将为满足向家坝2012年蓄水发电环境保护专项验收打下好的基础。他希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工作进一步得到国家环境保护部、农业部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以更加有效地保护好珍稀特有鱼类及其生存环境,切实处理好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农业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项目专项检查组一行通过一周的检查,认为保护区各项工作得到了四川、云南、贵州、重庆三省一市各级政府、三峡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各级管理机构开展了大量保护工作,相关工程建设活动按照规划逐步实施,希望保护区内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协调和指导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保护区内人民群众保护意识,建设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生态环境,共建保护区的美好未来。
据了解,“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5年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复成立,上边界由向家坝开始,下游延伸至重庆马桑溪大桥,同时包含赤水河干流和部分支流,岷江下游和越溪河支流,以及南广河、长宁河、沱江和永宁河河口区河段。保护区范围跨越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四省市,保护区河流总长度1162.6公里,总面积33174.2公顷,主要保护对象包括3种珍稀鱼类(白鲟、达氏鲟、胭脂鱼)以及其他67种特有鱼类。为统筹保护区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农业部、环境保护部和三峡集团公司联合成立了保护区项目管理办公室,本次专项检查之前,已就有关安排向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充分沟通。
发布日期:2011年06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