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但棣瑶 叶孜)9月25日,以“放流水精灵 共护长江美”为主题的2025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在四川省宜宾市长江公园举行。当天共计放流超69万尾长江上游珍稀鱼类,包括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长江鲟,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圆口铜鱼、胭脂鱼、长薄鳅、岩原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厚颌鲂等。其中,圆口铜鱼放流数量达40万尾,是三峡集团自主繁育放流圆口铜鱼数量最多的一次。
▲2025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活动现场 摄影:但棣瑶
长江公园里,放流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亲自参与放流体验。79岁的宜宾市民余女士说:“在长江边生活了四十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放流活动,放了四桶鱼呢。现在长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大家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我非常高兴!”
今年7月,三峡集团科研团队综合利用激素诱导、环境调控及营养强化等技术手段,将圆口铜鱼子一代培育至性腺发育成熟,成功实现圆口铜鱼全人工繁殖,获得圆口铜鱼子二代苗种超1.5万尾。
人工种群建设是圆口铜鱼活体保种的核心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全面实现规模化增殖放流、支撑野外种群恢复的物质基础,实现全人工繁殖的技术突破是圆口铜鱼研究与保护领域的又一里程碑。三峡集团国家工程中心向家坝实验站站长曲焕韬说:“成功实现圆口铜鱼全人工繁殖,标志着圆口铜鱼保护工作从依赖野生亲鱼人工繁殖,跨越到基于人工种群自主繁育的新阶段。”
▲等待放归长江的圆口铜鱼 摄影:但棣瑶
作为长江上游保护难度最大、最有代表性的珍稀特有鱼类之一,圆口铜鱼野生种群于202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
自2005年起,三峡集团组织启动圆口铜鱼人工驯养和繁育技术攻关,于2014年攻克圆口铜鱼人工繁殖难题;2021年至2023年,攻克圆口铜鱼小瓜虫病防治技术难题,增殖放流规模实现从2000尾至20万尾的指数级增长;2025年取得圆口铜鱼全人工繁殖技术重要突破,并同步启动了圆口铜鱼种群恢复试验项目及跟踪观测保护研究,为后续更好地开展圆口铜鱼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志愿者将珍稀特有鱼类放归长江 摄影:但棣瑶
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已建立起规模适度、种质纯正、年龄结构合理的圆口铜鱼子一代种群梯队,其中年龄结构涵盖了1龄以上至5龄以上,总体规模超1.6万尾。已累计放流圆口铜鱼超176万尾,为圆口铜鱼野外资源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圆口铜鱼人工种群建设,全力推进圆口铜鱼规模化繁育及增殖放流,助力该物种野生资源恢复,为筑牢长江生态屏障贡献三峡力量。”曲焕韬说。
编辑:任贤 卢西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6日